平罗党建网
>> 您当前的位置 >> 首页 -> 党建要闻

宁夏15.1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入库保存

首次发现火玉米、苘麻等地方老品种

来源:宁夏日报 时间:2025-07-04

  7月3日,记者从2025年杂交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培训班上获悉,我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量已突破15.1万份,培育国家及自治区级种业龙头企业28家,年产值达14.3亿元,并建成国家级制种大县1个、区域性良繁基地3个,全区年制种面积超40万亩,年产种子2.3亿公斤,成为西北重要良种集散地。

  “作为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,我市已成为全国玉米机械化制种的标杆。率先设立玉米制种基地保护区,建成西南‘热带血缘’玉米种子重要生产基地,总产量和单产分别位列全国第五和第三,是唯一荣获国家5000万元专项奖励的制种大县。”青铜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。通过强化农机装备支撑与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,该市玉米制种全程综合机械化率高达84%,领先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。

  这样的示范效应,正是我区发挥农作物制种整体优势的生动实践。近年来,我区凭借多样的生态类型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鲜明的农业特色,被公认为国内最佳粳稻生产区、马铃薯黄金生态带、西北春小麦优势产区和黄金玉米产业带核心区,发展外向型农作物制种优势显著。

  “我区始终将推进种业振兴作为保障粮食安全、推动建设西部种业强区的重要抓手。目前,我们已圆满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,首次发现胡稍、蓝秃子小麦、火玉米、苘麻等一批地方老品种。”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全区自主培育的宁春4号小麦品种已累计推广1.4亿亩,宁粳48号亩产达835.9公斤,创宁夏旱直播水稻高产纪录;宁粳43号获得全国“十大名优粳稻”产品榜第一名;宁春62号亩产734.31公斤,刷新宁夏春小麦单产纪录。

  种质资源是宁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。如今,宁夏以种质资源为支点,通过“资源保护—科技研发—产业应用”全链条创新,锻造了“六特”产业的竞争力内核,助力干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提升基地建设标准,多措并举提高制种全程机械化率、产量与品质;完善企业扶优机制,深化‘县企共建’,吸引优势种企汇聚宁夏。”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同时强化市场监管,优化发展环境,不断提升基地智能监测与信息化管理能力,为国家粮食安全构筑坚实的种源保障。(记者 李昊斌)

平罗党建网

主办:中共平罗县委组织部      版权所有:中共平罗县委组织部      网站地图
备案号: 宁ICP备19000062号-1      宁公网安备 64022102000044号
地址:宁夏平罗县西区行政大楼     电话:0952-6095067     邮编:753400

background